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哪四段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 邹国 (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 哲学家、。孟子认为人有四端哪四段?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哪四段(1)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哪四段(1)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 邹国 (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 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 孔子 之后、 荀子 之前的 儒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 孔孟 ”。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哪四段(2)

孟子认为人有四端哪四段(2)

孟子认为的人有四端是指: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

1.仁之端——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就是说人们在平时生活中会经常看到一些可怜人,或者是遭受迫害的人,这时候一个仁者就会同情他,在力所能及之处给予帮助,因此称为仁之端。

2.义之端——羞恶之心。羞恶之心要分开来看,羞就是说一个人的心里要明白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是感到羞耻的,恶就是对于恶人和不好的事情、违背道义的事情,我们应该义愤填膺加以谴责,就是说人的心中要有善恶标准。

3.礼之端——辞让之心。辞让之心说的是在和别人同时喜欢某种事物,要有谦让的心态,孔融让梨就是其中的典范。礼法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朝廷还会专门设立礼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4.智之端——是非之心。是非之心就是说一个人要明辨是非对错,知道大是大非,这样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去做事,否则很可能好心做了坏事。

猜你还喜欢的

Copyright © 2022 读周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duzhoukan@foxmail.com"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渝ICP备20210129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