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襄县尚称氾(fan)邑,周襄王姬郑曾经避难于此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在汝河北岸,依河修起了这座城池,并取周襄王之襄字,始称襄城作为富庶的中原地区,历朝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郑(国)楚(。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1)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1)

春秋战国时期,襄县尚称氾(fan)邑,周襄王姬郑曾经避难于此。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在汝河北岸,依河修起了这座城池,并取周襄王之襄字,始称襄城。作为富庶的中原地区,历朝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郑(国)楚(国)之战;秦(国)楚(国)之战;项羽大屠襄城;王莽攻城掠地以及唐李希烈的七日攻杀;明李自成的数破城池等。每一次血雨腥风、你死我活的鏖战,被毁的不仅是城池,还有百姓安康的生活。

楚灵王时,襄县城是这样建起来的:取挖城壕的土堆于壕沟之内,边堆边夯实,渐为高墙,围成一圈,留有四门,这便有了城的雏形。到了明成化、嘉靖年间,人们采首山红石当基座,上砌大青砖,将土城墙包裹其中,俗称“里生外熟”。这样一来,既能有效防止土墙坍。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2)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2)

襄城得名甚早,距今已有2500多年——楚灵王元年(前540年),在汜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3)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3)

中原地名探究——因周襄王而得名——襄城

襄城地图

【地名由来】

襄城风光

襄城得名甚早,距今已有2500多年——楚灵王元年(前540年),在汜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

周襄王

周襄王(?―前620年),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东周君主,前651年―前619年在位。周襄王在位三十多年,正是春秋五霸争相露脸之际,齐楚争霸、晋楚争霸此起彼伏。周襄王赶上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四位国君出头争霸,五霸赶上四位,周襄王算是很有眼福,也算是悲催至极了。

襄城春秋时名“汜”,属郑国地。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前636年)避叔带之难居于汜。楚康王十三年(前547年),楚破郑,涉汜水。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后,设襄城县。襄城设县也已2200多年。被民政部门命名为“千年古县”。

襄城地名变化较为单纯,除了郡县之间升降以外,喜欢改地名的王莽曾短暂将襄城改为相城县;北周时曾改做汝州。

襄城地名变迁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现辖10镇6乡,44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96.5万亩,基本农田面积82万亩,总人口90万,常住人口69万。

襄城县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明朝时全国八大书院之一的紫云书院,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道教圣地柏宁岗五岳庙,春秋时期留下的古城墙、瓮城,以及文庙、奎壁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文物保护点100余处;其中襄城文庙、古城墙、乾明寺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4)

千年古县襄城县的由来(4)

襄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楚国的一个县城,至今有两千多年了。

猜你还喜欢的

Copyright © 2022 读周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duzhoukan@foxmail.com"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渝ICP备20210129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