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

相火论原文

相火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一直以来中医学者对其有多种不同的观点通过追溯相火渊源,剖析相火内涵与特征,深入探析相火的生理作用和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震亨、张景岳、黄元御六位医家的相火观,以期更。相火论原文?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相火论原文(1)

相火论原文(1)

相火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一直以来中医学者对其有多种不同的观点。通过追溯相火渊源,剖析相火内涵与特征,深入探析相火的生理作用和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震亨、张景岳、黄元御六位医家的相火观,以期更深入了解相火理论,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相火”一词首见于《素问》七篇大论,由于七篇大论乃唐代王冰补入,故两汉至晋唐未有论及相火者,直至王冰注解《素问》时以五行之中火分君相,始有“相火”称谓。《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亦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

相火论原文(2)

相火论原文(2)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也。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

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胞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天之火虽出于木,而皆本乎地。故雷非伏,龙非蛰,海非附于地,则不能鸣,不能飞,不能波也。鸣也,飞也,波也,动而为火者也。肝肾之阴,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或曰∶相火,天人之所同,何东垣以为元气之贼?又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然则,如之何而可以使之无胜负也?

曰∶周子曰,神发知矣,五性感物而万事出,有知之后,五者之性为物所感,不能不动。谓之动者,即《内经》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君火之气,经以暑与湿言之;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周子又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朱子曰∶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此善处乎火者。人心听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何贼之有?或曰∶《内经》相火,注曰少阴、少阳矣,未尝言及厥阴、太阳,而吾子言之何耶?曰∶足太阳、少阴,东垣尝言之矣,治以炒柏,取其味辛能泻水中之火是也。戴人亦言∶胆与三焦寻火治,肝和胞络都无异。此历指龙雷之火也。予亦备述天人之火皆生于动,如上文所云者,实推展二公之意。

或曰∶《内经》言火不一,往往于六气中见之,言脏腑者未之见也。二公岂它有所据耶?子能为我言之乎?经曰∶百病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动而为变者。岐伯历举病机一十九条,而属火者五,此非相火之为病之出于脏腑者乎?

考诸《内经》少阳病为螈 ,太阳病时眩仆,少阴病瞀暴喑郁冒不知人,非诸热瞀 之属火乎?少阳病恶寒鼓栗,胆病振寒,少阴病洒淅恶寒振栗,厥阴病洒淅振寒,非诸禁鼓栗如丧神守之属火乎?少阳病呕逆,厥气上行,膀胱病冲头痛,太阳病厥气上冲胸,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少阴病气上冲胸,呕逆,非诸逆冲上之属火乎?少阳病谵妄,太阳病谵妄,膀胱病狂颠,非诸躁狂越之属火乎?少阳病 肿善惊,少阴病瞀热以酸, 肿不能久立,非诸病 肿疼酸惊骇之属火乎?

又《原病式》曰∶诸风掉眩属于肝,火之动也;诸气 郁病痿属于肺,火之升也;诸湿肿满属于脾,火之胜也;诸痛痒疮疡属于心,火之用也。是皆火之为病,出于脏腑者然也,注文未之发耳!以陈无择之通敏,且以暖炽论君火,日用之火言相火,而又不曾深及,宜乎后之人不无聋瞽也,悲夫!

相火论原文(3)

相火论原文(3)

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君火之气,经以暑与湿言之;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一般认为,肝、胆、肾、三焦均内寄相火,而其根源则在命门。”

相火一词,出《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与君火相对而言。

猜你还喜欢的

Copyright © 2022 读周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duzhoukan@foxmail.com"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渝ICP备20210129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