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

内蒙古有什么戏剧

内蒙古地方戏曲是二人台,俗称“打玩意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带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内蒙古有什么戏剧?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内蒙古有什么戏剧(1)

内蒙古有什么戏剧(1)

内蒙古地方戏曲是二人台,俗称“打玩意儿”。

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带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以“摸帽戏”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有《走西口》、《爬楼》、《红云》、《绣麒麟》、《跳粉墙》、《珍珠倒卷帘》、《送情郎》、《打秋千》、《打金钱》等20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台艺术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1950~1957年期间,农村各乡普遍建立了以演唱二人台为主的农村业余剧团。1958年后,各公社业余剧团多以演唱二人台为主。1976年巴盟群艺馆建立后,举办多次培训班,挖掘、整理、加工、改革二人台传统剧目,对扶持、继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起了重大促进作用,使二人台艺术在巴盟地区空前繁荣。

各文艺团体和广大业余作者创作了大量崭新的二人台剧目,如《娄小利》、《聘闺女》、《秀梅办学》、《上排干》、《相亲记》、《对症下药》、《满家喜》、《问路》、《喜相逢》、《月照新人》、《媒人》、《田寡妇养鸡》、《二次探病》、《趁热打铁》、《二孔明赔情》、《迎春三部曲》、《金梅》等,从剧本内容、表演、伴奏、服装、化妆、道具等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二人台艺术。新一代二人台艺人已经成长起来,成为继承和发展二人台艺术骨干力量。

猜你还喜欢的

Copyright © 2022 读周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duzhoukan@foxmail.com"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渝ICP备20210129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