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

富春江山居图鉴赏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富春江山居图鉴赏?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富春江山居图鉴赏(1)

富春江山居图鉴赏(1)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被吴洪裕的侄子及时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

富春江山居图鉴赏(2)

富春江山居图鉴赏(2)

《富春山居图》是是黄公望在79岁高龄时所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本为其好友无用禅师而作,黄公望用了7年时间,呕心沥血完成这幅宏伟巨作。

明朝收藏家吴洪裕对这幅画的喜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竟然在临终前要求焚之为其殉葬,在其弥留之际,其侄子吴静庵不忍看到这幅宏伟巨作毁于一旦,于火中救起此画。但是画卷已被烧得残缺不全,原作画卷尺寸已无从知晓,现留存于世的《富春山居图》宽33厘米,长637厘米,分为两部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博物馆。

画卷以初秋时期的富春景象为主题:山间江畔重峦叠嶂,林木茂盛。村落、渔舟、亭台隐现于林中,山间飞瀑直下,平沙落雁……,整幅画卷不拘泥于一景一物的描绘,而是注重于山川美景的整体布局,画风简洁凝练,干净利落,体现黄公望绘画艺术的巅峰。

《富春山居图》的魅力并非来源于它的存世传奇和宏伟巨作,而是来源于它的文化内涵,这幅作品是黄公望晚年时期在山水画艺术上的创新,画家以其独特的笔法,新颖的画风创作出了这幅划时代的作品,为中华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猜你还喜欢的

Copyright © 2022 读周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duzhoukan@foxmail.com"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渝ICP备20210129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