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正文

核磁共振定义

核磁共振:(1)[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缩写 NMR]∶在静磁场中,从某些特征频率的射频场吸收能量的大量原子核显示出的现象(2)[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定义?更多详情请大家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核磁共振定义(1)

核磁共振定义(1)

核磁共振:

(1)[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缩写 NMR]∶在静磁场中,从某些特征频率的射频场吸收能量的大量原子核显示出的现象。

(2)[magnetic resonance] ∶由于空间量子化的结果,原子对于某些分立的辐射频率的响应。

分子中原子核吸收了无线电频率辐射后,改变其自转的方向。这种核及无线电辐射间的作用,称为「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定义(2)

核磁共振定义(2)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

核磁共振应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即: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物存留或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不能把监护仪器、抢救器材等带进核磁共振检查室。另外,怀孕不到3个月的孕妇,最好也不要做核磁共振检查。

核磁共振定义(3)

核磁共振定义(3)

磁共振成像又称核磁共振、核磁、MRI,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主要是利用较强的外部磁场与人体当中的氢原子核,在特定射频脉冲作用时产生的磁共振现象,最终通过专业设备成像的一种检查方式。磁共振成像可以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检查。

核磁共振定义(4)

核磁共振定义(4)

核磁共振的规范名称应该叫磁共振。磁共振属于医学影像学范畴,磁共振是利用人体内氢原子核在磁共振仪器的强大磁场空间内产生共振,而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信息,通过高能电子计算机系统采集这些信号,再经过数字重建技术转换成磁共振的图像,提供给临床用于对疾病的诊断。

而在这一复杂过程中是氢原子核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发生的共振,在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后而形成用于诊断的图像,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核磁共振。

猜你还喜欢的

Copyright © 2022 读周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duzhoukan@foxmail.com"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渝ICP备2021012918号-4|